連結
狛犬――連結臺灣與日本,日常生活裡的藝術雕塑
文化 歷史 觀光旅遊 藝術 臺灣香港日本神社入口處通常左右會有成對的狛犬,和臺灣寺廟的石獅子類似,被當成神的守護者。臺灣日本時代也曾在各地興建神社及狛犬,由這些狛犬的造型及特色,推測有一批臺灣狛犬可能來自於日本的山口縣。
屹立在日本神社入口的「狛犬」
狛犬,乍看之下每一尊長得都差不多,仔細比對則會發現它們各有豐富的表情與模樣,再加上關東、關西、九州等不同地區各有千秋與特色,由此可知,狛犬的世界其實還挺深奧的。
臺灣自古習慣在寺廟建置獅子雕像,但除了石獅外也不乏日本式的狛犬,是日本時代奉納給建於臺灣各地的日本神社所用的日式狛犬。2017年時,研究狛犬的專家之間開始提出一項假說,認為:「這些臺灣日本時代的狛犬跟山口縣的狛犬有許多共通之處,或許有一批臺灣狛犬的原鄉就在山口縣。」
有一批臺灣狛犬源自山口之說
山口縣山口市裡有一尊狛犬,是引起「說不定有一批臺灣的日本狛犬老家就在山口」這個假說的源頭,即製作於1933年(昭和8年),位於今八幡宮裡的狛犬。這尊狛犬的臉像日式點心「最中」一樣是扁平的長方形,具裝飾性的鬃毛造型相當搶眼。戰前建於臺南神社,即今之臺南忠烈祠山門前的狛犬,和山口縣這尊狛犬長得幾乎一模一樣。臺灣石獅研究專家編著的《臺灣石獅圖錄》(陳磅礡,2013,貓頭鷹出版)一書中指出,這尊臺南狛犬的特色是「阿形狛犬口中含珠,雄性性徴非常寫實」,這點也跟今八幡宮的如出一轍。
狛犬的起源眾說紛紜,主持山口縣狛犬愛好組織「山口狛犬樂會」,同時也擔任介紹縣內狛犬的地區性電視節目〈狛散步〉解說員的藤井克浩先生表示,有一說認為東方古文明中製作獅像當成神明的守護神,即是狛犬的源頭。埃及的人面獅身像經由絲路傳到印度,再和佛教一起流布到亞洲各國,化成了中國的石獅、新加坡的馬來獅、沖繩的風獅爺,並在飛鳥時代傳進了日本。
今日所見的狛犬造型,約莫始於平安時代前後。中韓兩國廟宇中的獅子像大多是左右對稱的造型,但日本狛犬基本上多採「阿哞」風格,一尊張口意指「阿」,另一尊則閉口表達「哞」。藤井先生推測,這可能是因為日人偏好左右不對稱的美感,使得狛犬在日本有了獨樹一格的變化。進入鎌倉時代後,狛犬文化從關東地區拓展到全日本,也開始流行起具各地特色的「大阪型」、「出雲型」、「尾道型」狛犬等等。
各地風格順著日本海、瀨戶內以及陸路等渠道,傳入本州西端傍海的物流據點,即今日之山口縣,而發展出獨具特色的「山口狛犬」。山口狛犬以鄰近瀨戶內的周南市(舊德山市)為中心茁壯發展的要因之一,是周南市近海處的黑髮島盛產高品質花崗岩「德山石」,因而讓手藝好的石匠聚集於德山所致。
臺灣各地狛犬與山口縣各地狛犬的共通點
市來訓子(日本參道狛犬研究會關西支部長)花費20年光陰訪查臺灣的狛犬,幾乎掌握了所有現存臺灣狛犬,並與同行走訪臺灣狛犬的旅伴片岡元雄(原吉川英治紀念館館員),針對臺灣狛犬與山口狛犬的共通處,歸納出下列幾點:
- 垂而長的耳朵
- 眉毛捲曲似繩
- 半圓型向外凸出的眼睛
- 「阿」像張開的口中,利齒上下排相觸,使上下顎呈拱橋型相連
- 「阿」像口中有可動式的玉珠
- 「哞」像頭上有似瘤的小角
- 捲曲的鬃毛聚攏於頸部
- 軀幹上有許多圓弧線條匯成漩渦圖紋
- 尾巴為豎長型,有螺旋毛紋
- 從正後方看,尾巴毛從中往左右外捲,中央處另有毛紋呈蕨手圖樣
從整個山口縣來看,這些特徵尤其集中於下關市至周南市一帶,我在「山口狛犬樂會」藤井先生的引領下,前往探訪符合特徵的狛犬。
與山口縣下關市「龜山八幡宮」的狛犬頗為相似的臺灣狛犬,就位在劍潭公園入口處,也就是1901(明治34)年落成的臺灣神宮舊跡(今之圓山飯店)近處。這尊狛犬高達170公分,是日本時代留在臺灣的狛犬中體型最大的,相形之下,龜山八幡宮的狛犬建於1874(明治7)年,時間上早了近30年。雖然體型比臺灣那尊小,但仍看得出許多共通點,像是妹妹頭般的髮型與長長的垂耳、繩結似的眉毛、凸出的半圓形眼睛等,看起來的確像臺灣神社狛犬的原型。
狛犬自山口渡海來到臺灣的推測
為什麼狛犬會從山口來到臺灣呢?
最可能的理由,或許是因為打算興建臺灣神宮(臺灣神社)以祭拜日治初期殞命於臺灣的北白川能久親王時,擔任臺灣總督的兒玉源太郎本人,就是來自山口縣周南市(舊德山)所致。根據前述臺灣資料《臺灣石獅圖錄》記載,這尊狛犬是在1902年(明治35年)由當時日本陸軍高層奉納的,搞不好這位陸軍高層其實就是陸軍大將兒玉源太郎。歷來19位臺灣總督中就有5位來自山口縣,山口縣與臺灣的連結之多,由此便可看出(參見拙作《山口,西京都的古城之美:走入日本與臺灣交錯的時空之旅》,2018,幸福文化出版)。此外還有紀錄顯示,以前臺灣神宮參道(今之臺北市中山路)上的架橋「明治橋」(今之中山橋)是由山口縣產的德山石製成,由此或許可以推測,當初許多石匠與德山石一起來臺,蓋橋樑等公共建設時,也同時製作了狛犬。
這些狛犬於二戰前從日本渡海來到臺灣,後來,由於臺灣這片土地上生活著各種不同背景的人民,狛犬也有了各種不同的際遇。2017年時,臺北市士林區指定文化財「圓山水神社」裡的狛犬遭竊,後來又發生噴漆辱罵日本殖民統治的事件。另一方面,前文提及的彰化縣和美(舊金刀比羅神社)的狛犬,則在一度致贈給南投後,又在和美當地民眾請願下,於民國94(2005)年再次回歸和美。
最近全日本出現愈來愈多喜歡走訪各地,欣賞狛犬拍照留念的粉絲,甚至還有以狛犬為主題的同人刊物問世。
前文提過的藤井先生(山口狛犬樂會)對我說。
「狛犬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雕塑藝術,能帶給人樂趣,增進人們對家鄉的感情,還能為日常生活帶來新發現。從身邊的狛犬開始,讓想像力跨越海洋到臺灣,也是一番趣味。」筆者認為,所謂的「美術」或者說「藝術」,存在於世界史的脈絡中,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,能帶給觀看者思考契機的事物。換言之,藝術是活的,若沒有人去賞玩它,就近維護它並對它深入思考,那麼藝術則無法長存。在這層意義上,我們或許能說,狛犬已成為一種藝術作品,重新回歸現代社會。
各位讀者,你家附近的公園或神社裡又有什麼樣的狛犬呢?
參考資料
- 山口狛犬樂會網站
- 《臺灣石獅圖錄》(陳磅礡,2013,貓頭鷹出版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